我國塑料PVC行業(yè)前景仍然光明
近幾年來,我國PVC行業(yè)取得飛速發(fā)展,雖然國內PVC產能增加,但PVC產業(yè)前途光明,原因有三:
一、PVC產能擴張規(guī)模未如預期,目前國內總體供小于求去年以來,國際油價急速飆升,且居高不下,價格長期居于57美元/桶的上方,導致以石油為起始原料的乙烯和VCM價格堅挺,乙烯價格達到950美元/噸CFR東北亞,VCM價格也達到550美元/噸CFR中國以上。在此情況下,以乙烯和VCM為原料的乙烯法PVC受到成本高漲和產品價格下降的雙重壓力。不少廠家惟有降低開工率發(fā)避免虧本。如滄化23萬噸/年的裝置、錦化8萬噸/年的裝置和江蘇三木5萬噸/年的裝置相繼在近期停車。占國內總產能40%的乙烯法PVC生產廠家開工不足,使國內PVC生產總量并不如原來所預測般大規(guī)模增長,目前國內總產能還是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總需求
二、我國西部電石法PVC價格低廉,富有競爭優(yōu)勢
我國西部地區(qū)煤炭、石灰石、鹽資源豐富,價格低廉。為PVC產業(yè)提供了原料保證。西部電力充裕,更為西部電石法PVC產業(yè)帶來了不可比擬的成本優(yōu)勢。如今,我國西部地區(qū)電石法生產和乙烯法生產的PVC成本差價在1500-2000元。
另一方面,隨著國際油價的急升猛漲,國外乙烯法價格迫于成本壓力水漲船高,目前已高達980-1005美元/噸FCA ALIAGAO、860-890美元/噸CFR伊斯坦布爾。而我國西部地區(qū)的電石法PVC,市場價格僅在6300元/噸左右,與國外PVC相比,我國電石法PVC價格優(yōu)勢明顯。國內外PVC價格價差的擴大,進一步抑制了進口,鼓勵了出口,使我國PVC具有相當大的出口空間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2005年國內進口PVC總量為166.6萬噸,同比減少20.9%;出口PVC14.96萬噸,同比252%增加。
三、“十一五”期間市場需求空間廣闊
隨著“新農村建設”的開展,國內市場PVC產品需求,尤其是建筑使用PVC管材、農業(yè)灌溉管、農用膜等的需求量將大增。同時,PVC深加工技術在快速發(fā)展,特種PVC、糊樹脂等新產品市場處于快速增長的臨界點,總之,未來國內PVC市場潛力無限。